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重大飞跃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类文明的进化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变迁史。工业革命以来,传统发展模式将经济增长与生态?;ざ粤⑵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繁荣,最终陷入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的困境。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鲜明指出生态本身就是财富、?;ど褪欠⒄咕茫痈旧贤黄屏?ldquo;发展与?;ざ粤?rdquo;的传统逻辑,标志着新时代生态文明观实现了从“对立式理解”到“融合式统一”的根本飞跃。
“两山”理念强调生态价值的本体性和优先性,以绿色生产力彰显新质生产力底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价值坐标和实践逻辑。它不仅系统回应了“为什么保护环境”这一价值问题——即生态环境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更具有固有价值,是人类福祉和文明持续发展的基??;也深入破解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实践问题——即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承载力逼近上限的背景下,如何通过绿色转型、生态红利释放、可持续模式构建实现发展动能重塑和质量跃升,从而开启了从“要不要?;?rdquo;到“依靠?;し⒄?rdquo;的范式转变。这是一场理论视野的提升,也是一场发展方式的深刻重构。
“两山”理念的提出,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要义。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则指出自然是人类存在的基础、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无序扩张。习近平总书记将两者有机融合,提出“两山”理念,既承继了传统文化和科学理论的精华,又实现了生态发展观的创造性转化、系统性重塑。这一飞跃所彰显的本质,是将生态从附属性、工具性角色中解放出来,确立为发展的基础性变量。这既是理念提升,也是话语与制度的整体跃升,既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观,也为全球生态文明理论创新提供了中国方案。从文明形态的视角看,“两山”理念为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提供了清晰路径与方法论坐标。
各地的发展实践为这一理论原创提供了鲜活注脚。浙江安吉余村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探索绿色富民之路;河北塞罕坝林场实现荒原变林海的奇迹;宁夏光伏治沙工程将荒漠变为能源基地;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依托独特生态条件走向国际市场。这些案例表明,生态价值一旦被尊重、?;ず秃侠碜?,便可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路径选择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破解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是摆在中国面前的世界性难题。“两山”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根本遵循,指引中国坚定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两山”理念落实到治国理政的全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污染防治被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两山”理念写入党章,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中央生态环境?;ざ讲熘贫热娼?,实现对地方政府生态责任的硬约束;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国家公园体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相继建立,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坚实保障。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两山”理念持续引领绿色低碳转型。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产业快速发展,绿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识。绿色发展不再是“成本负担”,而是“动力引擎”,推动形成绿色技术、绿色金融、绿色消费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浙江安吉余村实现从“关??笊?rdquo;到“绿富双赢”的转型;安徽、浙江共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宁夏“四水四定”制度改革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形成干旱地区绿色发展的可推广经验。这些探索共同表明,“两山”理念已深度嵌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建构与实践路径之中。
事实充分表明,“两山”理念不仅重塑了发展方式,更重塑了发展价值。它要求我们算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把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发展的硬约束,把建设美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两山”理念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绿色底色,昭示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文明远见。
中国对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独特贡献
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生态问题加剧,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关切。“两山”理念作为源于中国、面向世界的原创理论,正在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这一理念展示了发展与?;た梢韵喔ㄏ喑桑澜缈沙中⒄固峁┝朔妒阶涞姆较?;它推动中国从全球环境治理的参与者转变为引领者,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ち说裙驶垢叨裙刈?ldquo;两山”理念在生态系统服务、绿色转型等方面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成效,认为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在“两山”理念引领下,中国绿色发展的历史性成就为全球生态治理注入了稳定力量。中国成为全球能耗强度下降最快、空气质量改善最显著的国家之一,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领先。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推进,秘鲁钱凯港绿色施工、非洲菌草技术推广、东南亚清洁能源合作、设立于宁夏的中国-中亚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等项目持续落地,彰显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负责任大国的使命担当。
“两山”理念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不同于西方工业化道路的现代化选择。西方现代化建立在资源掠夺和环境破坏之上,导致全球性?;?。而中国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将生态文明作为现代化的重要内核,强调绿色低碳发展。因此,“两山”理念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绿色底色,也是世界文明转型的价值参照。它用中国实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信心和借鉴。
理念之力,在于引领方向;思想之光,照亮文明前路。从深刻揭示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统一,到重构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坐标,从夯实美丽中国建设的制度根基,到拓展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路径,“两山”理念已经成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生态治理体系的重要遵循,成为中国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的宝贵思想财富。它以简驭繁、以理服人,鲜明标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旨归与实践指向,是新时代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引领全球生态治理的重要理念支撑和方向指引。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更加自觉地践行“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绿色转型,持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执笔人:张弼 ,系中共宁夏区委党?!茨男姓г骸悼蒲写ΥΤぁ⒏苯淌?/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