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蔚,事业兴。人才是强校之本、创新之源、发展之基。
深入推进红色学府、“一流校(院)”建设,需要更多专家学者、领军人才、青年才俊和学术团队勇立潮头。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栖。近年来,校(院)坚持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强校战略基点,锐意改革、健全机制,横向互动、上下协作,精耕细作、力求实效。人才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健全、人才队伍不断优化、人才活力竞相迸发、人才效能持续增强,“智力引擎”动能澎湃,正意气风发向着努力打造西北地区具有一定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的人才小高地全速前进。
一树繁花春似海——人才队伍建设加力向前
选贤任能、群贤毕至,是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基础;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是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近年来,校(院)委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多次专题研究分析人才工作,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制度,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不断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坚持党管人才。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完善议事机制,汇聚人才合力,形成校(院)委领导、部门参与、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完善体制机制。出台《关于激励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实施意见》《学科带头人培养引进管理实施意见》《名师培养办法》等配套制度20项,构建起以人为本、科学完备的人才工作制度体系。
——加强梯队建设。把握人才成长关键环节,启动评选首届名师,开展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大力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培养链条更加完整。
......
经过一系列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工作壁垒逐步破除,关心人才、关注人才、支持人才的强烈信号持续释放,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导向鲜明的人才工作环境初步形成。
早把棋局布,兵贵半步先。2022年6月2日,校(院)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全面盘点人才工作,分析研判人才工作现状,聚焦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校(院)人才工作。常务副校(院)长郝彤在会上发出人才强校动员令,号召全体教职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振奋精神、开拓进取,奋力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一路快马加鞭,一路砥砺前行。踏上人才强校新征程,我们坚信,未来已来,远方不远。
千帆竞发春潮涌——选育机制破除束缚
体制新,人才聚;机制顺,活力增。人才选拔培养也不例外。
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提升校(院)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质量,需要建立一套打基础、利长远,全链条、可操作的选育机制。
近年来,校(院)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最优先位置,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把人才这个“第一资源”转化为办学治校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努力把校(院)打造成为人才向往之地、用武之地、汇聚之地。
——筑巢引凤强根基。2014年以来,连续9年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共引进重点学科和急需紧缺专业博士研究生13名,硕士研究生15名。2016年以来,累计柔性引才62名,累计选拔行政管理人员43名。
——精心孵化搭平台。修订《教职工学历学位教育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各类人才攻读全日制硕士、博士学位,先后有8名在职人员取得博士研究生学历,14人博士在读,3人取得硕士研究生学历。校(院)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到53%,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达到77%,教研人员中博士研究生占比由2016年的11%提高至30%。
——分类施训强筋骨。每年定期举办师资培训班,分类举办行政管理人员和教研人员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积极选调各类人员参加区内外培训,组织人员赴国外开展学术交流,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进修访学,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升。
......
棋落关键处,抢得制高点。随着机制“坚冰”不断融化,各路英才纷至沓来、源头活水驱动创新正在从理念演变为现实。
春风得意马蹄疾——“人才引擎”提速发展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推动新时代校(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用好人才这个“第一资源”。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近年来,校(院)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转变思想观念,多措并举营造重才敬才、识才用才、引才聚才、优才留才的良好氛围,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创造性,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为校(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改进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破除隐形台阶,打破论资排辈,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2016年以来,12名同志被提拔为厅级以上干部,提拔处级干部108人次,干部干事创业激情进一步激发。
——推进职称评审改革。修订《全区党校(行政学院〔?!?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条件》,建立更加符合党校实际的职称评审机制。2016年以来,先后为14名引进高层次人才评聘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021年为2次获得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精品课奖的王琼同志破格评审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同年首次自主开展全区党校(行政学院)系统教师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
——优化考核评价机制。修订《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办法》《参公管理人员年度考核办法》《事业管理人员、工勤人员年度考核办法》,科学量化考核指标,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推进事业人员绩效工资改革。制定《调控线外奖励性绩效工资增量部分分配办法》,修订《事业人员超工作量绩效工资发放办法》,将工作实绩、贡献和收入挂钩,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原则,进一步激发事业人员工作积极性。
——完善人才评审推荐机制。充分利用校(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各类专家评审工作机制,分类开展人才业绩评价和推荐选拔工作。2016年以来,校(院)累计入选自治区各类人才工程33人次,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4人;先后有1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人荣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
聚百川之流以成浩瀚,汇八方之智以图振兴。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正催生出人才价值得到体现、能力得到发挥、活力得到释放的可喜局面。
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踏上新的赶考之路,让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的空气充盈校(院)每一寸空间,就一定能引导人才汇集成奔流的江海,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的时代,以人才队伍开新局助力事业发展创新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大道通途奋力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