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品茶轻量版_全国风楼阁约茶,全国空降网页版,同城附近200元学生

 
首 页 | 校(院)新闻 | | | | | 基层校(院)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专家视野】“行走的思政课”: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
 
 
时间:2025-04-30    来源:《宁夏日报》2025年4月21日08版    作者:李喆,金玲    编辑:    审核:宁杰    访问数:人次
 

  今年2月,由固原市弘文中学报送的《29年坚持行走的思政实践课》入选全国“思想铸魂 网育新人”大思政课优秀案例,这是宁夏唯一入选案例。“行走的思政课”迄今已走过30年,成为一张亮丽的思想政治教育“名片”。深入研究“行走的思政课”的创新模式,分析新的时代条件下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探索进一步推广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祁瀛涛 摄

  “行走的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之举

  “行走的思政课”是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资源拓展到广阔社会生活中去的新型教育模式。从本体意义来看,与传统的思政教育以理论为主体、以课堂为空间的内容方式不同,“行走的思政课”将深奥的理论与广阔的社会实践相结合,不再仅仅通过书本和教师的讲解来了解思政知识,而是通过实地参观、亲身体验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深奥的理论与具体的场景和元素相结合,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生动而具体,实现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衔接,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方式方法的进一步实效化,促成了从“被告诉是怎样的”到“自己看到是怎样的”升华,使受众增强了“沉浸式”和“带入感”,让思政课更加深入人心,铸就了独特的立德树人品牌,厚植了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亲和力和针对性、实效性提供了可靠保障。从延伸意义来看,现在不少人都说,徒步108里到任山河祭英烈是“因为一段路,改变一座城”。这条路越走越“宽”,参与者越来越多,成为一场名副其实的“思政大课”。这段路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能量?任山河行走,走的是一条理想信念之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就是理想信念教育。思政资源富集的固原,受观念、区位、人才、自然资源等因素制约,目前仍是发展薄弱的地区,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一地区枕着“富矿”却守着“清贫”。通过走这条路,增强了信仰信念,提升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借助这一区域内丰厚的红色资源及其蕴含的红色基因,将其有效转化为发展优势,大力发展当地文旅产业和特色经济,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良好文化环境氛围的生成和升华,推动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共创美好幸福未来。

  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还需要“行走”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独特价值依然不可替代,人类的创造力、情感智慧和道德判断能力是机器难以复制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需要通过“行走”,让受众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相结合,在实践中深化对抽象理论的理解;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思政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提高综合素质;通过亲身感受发展的成就、社会的进步,直观地接触不同的人和事,从而更加深刻理解思政课所传达的价值观,激发情感共鸣。人工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是全面性、系统性、感染力,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和丰富的教育内容,实现全方位立德树人目标。人工智能技术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智能化决策支持以及高效的信息传递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应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抓手,将人工智能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度融合,这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科学技术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梢越柚斯ぶ悄芗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优化组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素、环节,打破思政课程之间的壁垒,挖掘不同思政课程中的育人要素,实现课程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学校思政、社会思政和网络思政的有机结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相互融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全面深入;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学习路径,增强认知体验和情绪价值,精准把握需求,监测情绪变化,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行走的思政课”如何越走越宽需要进一步探索

  30年来,固原“行走108里祭英烈”已从最初单纯磨炼学生意志力的体能锻炼,丰富成为一堂内容丰满、形式新颖的“行走的思政课”。如今,“行走的思政课”越走越宽,已经不仅仅是清明节的任山河祭英烈行动,而是逐渐形成系列性的“行走的思政课”。随着影响力的扩大,这项始于校园的行走实践,已演变为跨部门联动的社会课堂。活动参与主体从单一学校扩展至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活动主体人群从固原扩展到周边省区市。这说明“行走的思政课”已然形成扩散和放大效应,实现了全周期理论灌输、全过程教育引导、全方位实践养成的立德树人新格局,需要继续深入挖掘“行走的思政课”背后蕴含的深刻道理、哲理学理,注重“行走的思政课”的“教法”“学法”“行法”的有机融合,积极探索“行走的思政课”的实践推广路径。一是聚焦主题主线。“行走的思政课”的主题主线就是理想信念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实践体验,而是通过“行走”,从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高度感悟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主线,把理想信念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家庭美德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引导受众坚定理想信念。二是实行分级分类教育。遵循思想观念形成周期规律,构建“行走的思政课”分级分类教育长效机制,实现精准思政教育。依据义务教育阶段、高中和大学阶段、在职工作阶段不同受众的特点,实施具有各自侧重点的行走教育,让不同年龄、不同学历的人都能找到合适的行走内容和学习方式,形成可学、能学、想学、爱学,随时学、随处学、人人学的学习教育氛围。三是形成齐抓共管格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落实合作共建机制。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统筹指导,为“行走的思政课”提供时间、场地与资金支持,确保既走得出,又走有所获;学校要加强谋划,结合办学定位和区域红色资源状况,科学设定行走目的地,打造可持续、有特色的行走项目,推动“行走的思政课”更加走深走实、越走越宽。

  执笔:李喆 ,系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党史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金玲,系党史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最新文章
 
>>   【专家视野】“行走的思政课”:思政教育的创新实践...
>>   【共产党人】树牢群众观点 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   【专家视野】巩固壮大网络意识形态领域主流思想舆论...
>>   【热点聚焦】深刻认识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   【热点聚焦】推动具身智能技术在我区落地生根
>>   【热点聚焦】大力提振消费 持续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   【真知灼见】守好宁夏枸杞产业质量安全“生命线”...
>>   【热点聚焦】践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永不止步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行动指南
>>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9 -2018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西路155号  邮编:750021  电话:0951-6660109  传真:0951-2082542  ICP号:宁ICP备05001228号-2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