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党是在斗争中诞生并在斗争中发展壮大的,是一个有着光荣斗争传统和丰富斗争经验的党,要想答好新时代“赶考”答卷,就要——
敢于斗争 敢于胜利
核心提示: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理解这一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真正成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表率,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必须认真学习研究的重大时代课题。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深刻内涵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看,斗争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解决矛盾、改造事物,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在事物发展的关键阶段,矛盾表现得就越突出、越复杂,也就越需要进行顽强的斗争。斗争是化解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发展运动规律的一个基本现象。从实践经验看,胜利只有靠斗争才能获得。在新时代,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考验,矛盾、斗争是无法回避的,只有正视矛盾、直面斗争,才能扫除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个绊脚石。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有方向和原则的要求。我们党统揽“四个伟大”中敢于直面矛盾风险、敢于较真碰硬、敢于善作善成的精神状态,是一种“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式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无私无畏、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正因如此,我们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斗争是有原则的,中国共产党人的斗争不是逞强好胜、斗狠碰硬,不是盲目乱斗一气,而是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险就控,有险必控,切实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在应对好每一场重大风险挑战中发展壮大自己。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重要意义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便一次又一次地投入到艰苦卓绝的斗争之中,并且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经过近百年的奋斗洗礼,斗争精神早已融入党的血脉,贯穿于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靠斗争实现的,中国建设的成绩是靠斗争干出来的,中国改革的成就是靠斗争闯出来的。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从来都不曾从中国共产党人身上褪色,未来也永远不会消失。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必然要求。中国越前进、党的事业越发展,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从国内来看,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往往也是矛盾凸显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度调整,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协调社会利益关系、解决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难度不断加大。从国际层面来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新的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世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总体来看,国内外“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互相交织、相互叠加,使得我国面临的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任务复杂繁重,只有永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政治品格和政治优势,才能真正有效防范和克服这些重大风险。
争做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共产党人
增强斗争本领,掌握斗争方法。敢于斗争,敢于胜利,首先需要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和善于斗争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善于斗争,关键是增强斗争本领;斗争能否取得胜利,最终要靠真本领来说话。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思想、政治、实践上千锤百炼。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长才干、壮筋骨。为此,党员干部必须下大力气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切实掌握观点和方法,夯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思想根基,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培养和保持顽强的斗争精神,准确把握斗争时机,合理选择斗争方式,灵活掌握开展斗争的策略方法。
增强忧患意识,提振精神状态,做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在伟大斗争中不断科学运用和创新发展唯物辩证法,增强忧国和忧民的意识,这既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担当,更是一种不竭的精神动力。我们不怕风险,就怕安于现状、政治麻痹,嗅不出敌情。面对风险和挑战,只有不断增强忧患意识,既有斗争的胆量、勇气和信心,更有踏实、务实、苦干的作风,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坚持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在一些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上,在党中央重大决策的推进落实上,扑下身子、躬身前行,我们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勇敢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进。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共产党人必须进一步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政治品格和政治优势,以“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的政治自觉,主动参与伟大斗争;以“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积极应对风险挑战;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豪迈精神,战胜风险,推动发展。(作者系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科研处副处长、教授)
来源:《宁夏日报》2020年4月7日 第10版:思想周刊·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