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自治区党委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提出努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最优实践地和新时代文化强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这一决策部署,必须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定担当新的文化使命,奋力开创全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立好思想建设的“主心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应深入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工程,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健全完善“第一议题”、“双随机”学习交流、专题党课、自治区党委常委班子读书分享等制度机制,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大学习、大讨论、大宣传、大实践”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着力提升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更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做好传承发展的“大文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也是创新的过程,既有薪火相传,更有与时俱进。应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精准提炼宁夏文化遗产的内在精髓和时代价值,采取系统?;?、融合?;ぁ⒒钐;?、差异化?;さ确绞剑酶髅褡逦幕嬲?ldquo;活起来”“传下去”“走更远”,不断丰富中华文化的基因库。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施黄河文化?;ご泻胙?、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戏曲传承振兴、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革命文物?;だ霉こ痰龋睦?ldquo;老歌新唱”“旧瓶装新酒”,打造一批拥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歌舞、话剧、影视、文艺作品等。积极打造传统文献和文化研究基地,实施古籍保护阐释及数字化工程,以数字化赋能文化传承发展。
画好文化认同的“同心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既是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长远和根本,也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键所在。应用好中华文化符号,将黄河、长城、六盘山、贺兰山等文化符号融入城市建筑、公共设施、旅游景观中,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剿髦沃谢褡骞餐逡馐兑惶寤嘶?,将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纳入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党员干部培元固本、社科理论正本清源、各族群众凝心聚魂工程,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展现各民族“一起走过”的历史经验、“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正确认识宁夏历史特别是民族发展史,激发各族干部群众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认同感、自豪感。
打好宣传阐释的“组合拳”。中华文化既是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依托,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所在。应在宣传上“用力”,在教育上“传力”,在研究上“给力”,注重体系化学理化,增强说服力感染力。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从老百姓的精神需求、文化需求、思想需求出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综合文化服务站(中心)等,量身定做、点菜上桌,提供精准、精良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实施中华文化浸润工程,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让孩子从小感知中华文化,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深入研究阐释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深入挖掘宁夏农耕文化、古代建筑文化、民间文化、红色文化等,通过亭台楼阁、碑碣匾联、琴棋书画等物质形态彰显,在民间故事、传统习俗等非物质形态中呈现,推动文物活化利用,构建维系中华文化认同感的有效载体,让人民群众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记在脑里、放在心里。
执笔:高磊、陈伟,系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第7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学员 发表于“学习强国”宁夏学习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