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党领导人民探索、开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历史生成、内涵要素和实践逻辑,为我们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和实现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也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科学指出人口规模巨大、数量众多、发展道路上的困难和压力是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基本国情和首要特征。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实现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集中力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在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持续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完善分配制度,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制定具有全局意义的区域发展重大战略,让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到全体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为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创造了良好条件、提供了重要保障。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还要解决“好不好”和“能不能”的问题。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要求,坚持共同参与和共同分享相统一,加快推进深度参与进程,拓展共享范围,创造条件提高参与能力,完善共享制度,在共同奋斗、共同分享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循序渐进的现代化。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决定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不可能是14亿多人口的同时富裕,也不可能是所有地区同时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坚持总量与结构的辩证统一,统筹发挥市场和政府的资源配置作用,既要推进高质量发展做大“蛋糕”,打牢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也要完善分配制度分好“蛋糕”,把稳共同富裕的正确方向,提高共同富裕的覆盖面和含金量,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构成要素。要传承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无不凝聚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智慧和时代精华。新征程上,要勇于进行探索和创新,以全新视野深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理论和实践,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统筹物质与精神层面的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要深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将物质资源和精神力量凝聚成强大合力。一方面通过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实力实现新的历史性跃升,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美好生活需要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红色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轮驱动、比翼双飞。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规律。必须准确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重要关系,将人与自然视为生命共同体。从植树造林、绿化祖国到协调发展,从可持续发展到科学发展观,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ぷ匀坏闹魈馐贾展岽┯谔剿髦泄较执缆返氖贾?。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五位一体”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ちΧ?,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加强生态环境?;ぁI肪呈亲钇毡榈墓膊?,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既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约性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打好生态文明建设攻坚战;又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与鼓励实践探索相统一,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外延,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始终支持和平、反对战争;支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新征程上,中国将继续与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一起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坚持合作、开放、互利共赢,不搞对抗、封闭、零和博弈,反对霸权主义、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价值内核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促进各种文明相互尊重、借鉴、融合,消除由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制度差异而产生的不平等、不公正、不公平现象,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携手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