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21 来源:《宁夏党校报》第10期 作者:李 喆 编辑: 审核: 访问数:人次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党的领导要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好民族工作、推动新时代民族地区各项事业不断进步,关键在党、核心在党。民族地区的地缘政治复杂性、战略地位重要性、民族结构多样性与民族文化独特性,决定了民族地区在国家治理中既具备国家治理的普遍性,也呈现明显的区域殊异性。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构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构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绝对领导制度,筑牢民族地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思想基础。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引导民族地区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重要地位、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不断提高理论素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卓有成效的方式手段内化为民族地区干部群众思想认识和行为取向的标准,内化为共同认可的价值遵循,用以引领和教育干部群众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深入挖掘宗教教义教规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对教规教义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增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通过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传统的宣传、灌输,通过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展示,起到正面效应和正能量作用。要坚决扭转对意识形态工作不去管、不愿管、不会管、不敢管的现象,坚决杜绝借民族习俗之名干预各族群众生活、破坏社会秩序甚至进行宗教渗透。 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彰显民族地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民族特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也是国家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显著优势。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必须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的原则,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执行好、落实好;必须充分行使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各项自治权利,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在民族地区有效贯彻落实;必须制定配套法规、具体措施和办法,修订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配套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完备的地方性自治法规;必须保障民族自治地区依法行使自治权,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根据本地区情况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帮助支持自治地方解决好本地方特殊问题。 构建富有特色和成效的领导体制,增强民族地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执政效度。要保证民族自治地方有效行使自治权,发挥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要正确处理民族地区党组织与政权组织的关系,各级党组织既要支持自治政权组织依照《民族区域自治法》独立开展工作,又要发挥自治政权组织中党的机构的领导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通过科学执政,把党在民族地区的领导和执政活动建立在更加自觉运用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通过民主执政,支持和保证各族人民当家作主;通过依法执政,不断推进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治化、规范化。要注重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以法治理念引领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创新,积极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能力,依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依法管理宗教场所、宗教人员、宗教活动,依法处理涉及宗教因素的矛盾问题,确保一切宗教活动都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开展。 构建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机制,夯实民族地区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牢固根基。要全面推进民族地区各级各领域党的建设,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在基层的全覆盖。要创新党组织设置模式,不断探索适合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都要与民族地区党员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相适应,并且根据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扩大党组织覆盖范围,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基层党组织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产业布局、组织形式、行业分工、党员流向的实际,探索实施新的组织模式。要找准民族地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与促进民族团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改进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创新党组织活动载体。要规范和完善民族地区基层治理体系,增强基层治理能力,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配套建设,促进基层治理组织体系更加严格、责任体系更加清晰、服务体系更加高效、保障体系更加有力,全面提升基层政权建设水平。 ?。ㄗ髡呦抵泄材那承!茨男姓г骸倒补芾斫萄胁恐魅?、教授)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