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品茶轻量版_全国风楼阁约茶,全国空降网页版,同城附近200元学生

 
首 页 | 校(院)新闻 | | | | | 基层校(院)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真知灼见】加快布局培育宁夏低空经济
 
 
时间:2025-02-28    来源:《宁夏日报》2025年2月17日07版    作者:刘雅静    编辑:    审核:宁杰    访问数:人次
 

  低空经济作为新晋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宁夏地处祖国内陆腹地,辐射西北和内蒙古西部等周边地区,地域开阔,气候条件适宜,具有空域资源丰富、飞行条件优越、能源储备充足、算力资源领先等发展低空经济的基础优势,在空域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场景开放等方面具备全域统筹推进的比较优势。当前,宁夏应抢抓低空经济发展的黄金窗口期,绘蓝图、划重点、破难点,从政策、要素、场景等维度全面发力,加快布局低空经济新蓝海。

  加强低空经济产业规划和政策扶持。一是高水平编制宁夏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空域航线、应用场景等专项规划。找准宁夏发展低空经济的特色、优势,根据宁夏空域条件和资源禀赋,系统谋划全区低空经济产业重点领域和空间布局,全区一盘棋谋篇布局低空经济长远发展。以银川月牙湖机场、银川花博园通用机场和盐池通用机场3个通用机场为核心,串联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中卫沙坡头机场、固原六盘山机场,多枢纽联动打造宁夏低空飞行空中走廊。二是加快制定低空经济细分领域政策措施,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支持政策。围绕招商引资、企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应用场景拓展、低空飞行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快编制出台落地性强的专项政策措施,明确量化目标任务,出台财政资金奖励、补贴、产投基金等具体产业支持举措,以更有竞争力的优惠政策措施加快招引区外优势要素资源。

  加快完善统筹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的相关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军地民”一体化协同管理工作机制。在划设低空空域分类、优化飞行审批程序、构建低空航线网络、建设飞行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强军地民协同,提高空域资源利用率,发挥宁夏空域资源的最大价值。二是进一步完善协调机制。自治区相关部门应定期与国家空域管理部门、民航管理部门等进行沟通协调,获取民航领域的更多支持。三是加快建立低空经济决策智库机制。集聚一批低空领域专家、科研院所、知名研究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资源,组建宁夏低空经济专家委员会,定期举办低空经济学术会议、论坛、企业峰会等,借助产学研智力为宁夏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外脑支持和决策咨询,借智“破局”“出海”。

  编制宁夏低空经济产业图谱,开展精准招商。一是尽快编制宁夏低空经济的全景图谱及产学研用图谱、产业链结构图谱、重点企业间关系图谱、招商目标企业图谱等多份不同角度的产业图谱,做到心中有数、行之有方,开展精准招商。二是依托银川通航产业园,采用自治区与银川市联动的方式,在银川市探索建设低空经济发展先导区,对低空产业领域优质企业开展靶向招商,重点引进链主企业、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企业、物流龙头企业、商业化应用企业及在细分领域具有鲜明技术优势的研发制造企业、配套装备企业等,对新落户企业在空间保障、场地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引进等方面予以综合支持。三是精准招引具有发展潜力的初创企业,持续优化其发展环境,将其纳入专精特新企业进行扶持,给予土地、厂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超前统筹谋划,加快低空经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结合全区地理空间要素,按照多点布局、加快建设、选好区位、节省投资的“多快好省”建设模式,在红寺堡、同心、彭阳、泾源、太阳山、海原等地统一规划、建设、运营一批A2级以上通用机场,构建全域低空飞行航线网络。二是高标准构建垂直起降功能网络。新建若干枢纽型垂直起降场,同步分类布局各类垂直起降点,在全区实现“地市有枢纽、县区有起降点”的大运营网络格局。在全区4A级以上景区、重要林区、三甲医院和中心城市重点商业中心、物流枢纽等地建设无人机垂直起降平台和充换电站、中转站等地面配套设施,重点布局应急救援网和低空医疗网。三是加快建设覆盖全区的综合性、智能化、集成型服务保障基地及无人机维修基地、低空飞行服务站等地面保障设施,夯实低空运营服务的安全保障基础。在未来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也应注重合理预留无人机配送、无人配送车等设施空间。四是前瞻建设区域低空飞行数据中心。低空飞行活动在未来发展中产生的飞行航线、时间、高度、范围、产值等将形成海量的数据资源,依托我区丰富的算力资源,建立“西北地区低空飞行大数据中心”,将西北地区低空飞行数据在宁夏进行汇聚,进而打造以低空数据为基础的数字化产业新链条。

  瞄准需求热点,加快培育多元化低空应用场景。一是加大政府购买“低空+公共服务”项目的力度。将“低空+公共服务”项目纳入宁夏政府采购目录范围,梳理发布公共服务领域低空场景指导目录清单,鼓励政府部门购买低空飞行服务时长或装备产品,拓展以无人机为载体的“低空+公共服务”在城市治理、自然资源管理、农林植保、工程测绘、环境监测、应急救援、医疗救护、警务活动、交通疏导等领域的新场景应用,将低空产业发展成能满足多样化社会需求的新经济形态。二是锚定“低空+物流”作为核心业态,深化物流配送示范应用。规划打造一批低空物流示范航线,重点发展城市无人机配送、城际无人机运输等新兴物流方式,发展干(支)线航空无人智慧物流生态,加速实现大吨位载货无人机系统商用融合飞行运营,全力塑造我区低空智慧物流配送生态圈。三是聚力“低空+文旅”作为先行业态,打造一批低空文旅示范项目。立足全区空域条件和贺兰山、六盘山、沙湖、沙坡头等旅游资源禀赋,借助宁夏拥有的完整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体系,建立连接全区重点景区、度假区、主题公园等旅游目的地的全域全季低空旅游网,实现低空经济与宁夏红色革命教育旅游和绿色自然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四是结合应用场景推广,布局航空科普研学、飞行培训、低空赛事以及低空运行设备维修维护、低空飞行营地建设等保障延伸产业链,以点带面逐步延伸宁夏低空经济产业触角,助力宁夏低空经济建圈强链。

  加快构建低空经济发展要素保障体系。一是进一步完善低空经济金融服务体系,以产业基金、股权投资、贷款、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合支撑宁夏低空经济发展。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明确通过自治区级和地市级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投小投早投未来”;支持开发低空经济相关贷款产品,通过中央财政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对低空飞行器制造等重点项目的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予以支持。二是高起点引进、培育低空经济人才队伍。创新柔性引才模式,重点瞄准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建高端研发机构,在不改变其原有人事、档案、户籍、社保等关系的前提下,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等多种方式,让更多“候鸟型”人才为宁夏所用;将通航飞行员和持有机务维修基础执照、航务执照、安全监督员执照的人才列为紧缺急需或特殊人才,在落户、安置、子女就学、职称评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建立覆盖高校、职业院校的多层次低空经济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推动宁夏高校设立通航制造、运营服务等相关专业,全力支持宁夏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现代学徒制试点和定制班等,培养各类低空经济专业人才。

  执笔:刘雅静,系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室)教授

 
 
最新文章
 
>>   【真知灼见】加快布局培育宁夏低空经济
>>   【专家视野】精耕细作推动宁夏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   【共产党人】稳增长促发展 奋力打好“六个攻坚战”...
>>   【共产党人】精耕细作 深入推进新时代文化强区建设...
>>   《宁夏日报》刊发校(院)理论学习中心组文章:干字当头 聚力推动宁夏经济高质...
>>   《学习时报》刊发我校(院)教师理论文章:何为“灯塔工厂”...
>>   【理论热点】让市场更有效 让政府更有为
>>   【专家视野】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   把握大势 谋定大局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专家视野】努力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9 -2018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西路155号  邮编:750021  电话:0951-6660109  传真:0951-2082542  ICP号:宁ICP备05001228号-2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