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品茶轻量版_全国风楼阁约茶,全国空降网页版,同城附近200元学生

 
首 页 | 校(院)新闻 | | | | | 基层校(院)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共产党人】加快推进宁夏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时间:2023-08-30    来源:《共产党人》第15期    作者:刘雅静    编辑:何春风    审核:    访问数:人次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党和政府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充分体现。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以非常之举、下非常之功,形成了“1+37+8”系列文件,明确了全区安全生产工作的“施工图”“任务书”。全区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紧盯全会确定的“深、准、狠”总要求和“防、查、改、教、强、技、制、督、调、究”重点任务,积极主动作为,切实扛起抓安全保安全的应尽之责,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宁夏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协同共进。

 

       以安全发展理念的深刻重塑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当前,由于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风险的交织叠加,宁夏安全生产面临着严峻复杂的挑战。同时,人民群众的安全需求领域不断扩大、需求总量不断增加、需求品质不断提高,迫切要求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区各地各部门要在准确把握宁夏安全生产形势的前提下,充分认识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从战略高度上布局和推动安全生产工作。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更加自觉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加自觉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关于安全生产重要决策部署等作为常态化学习任务,牢牢把握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找准具体抓手,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抓紧抓好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工作,持续推进宁夏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切实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把“防”放在第一位,切实把防风险、促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正将安全发展贯穿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从最突出的问题防起,从最基础的环节抓起,从最明显的短板补起,不断推动安全生产治理从“被动防御”向“源头治理、主动防控”转型、从“局部管控”向“系统治理”突破、从“随机安全”向“本质安全”升级,持续提升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综合能力。

  牢固树立“大安全大应急”理念。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的重要决策部署,统筹谋划、全面推进宁夏安全生产治理体系的建设。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布局与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建设并重,快速应急响应与风险防控并重,安全生产治理架构体系与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并重,全力构建全链条有效覆盖、全过程综合管理的大应急工作格局,形成层次清晰、结构优化、统筹推进、协同共振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织密全方位立体化的安全生产网,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以制度机制的守正创新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深化改革创新”,“在标准制定、体制机制上认真考虑如何改革和完善”。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坚持守正创新,把保持制度稳定、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根本原则,从思路理念、体制机制入手,形成了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1+37+8”系列文件,构建起安全工作新格局。要对照“1+37+8”系列文件厘清边界、明确责任、细化分工,进一步健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多元协同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

  进一步完善全区各级党组织集中统一领导的安全生产治理制度。建立起高效有力的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保障落实的组织体系,强化各级党组织和政府“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形成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政府与社会分工负责、协同治理的安全生产组织体系。

  进一步健全政府安全生产治理的组织结构。以安全生产治理职能优化为基础,合理确定政府安全生产治理职能,理顺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上下级部门之间的权责关系,发挥好相关职能部门在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处置或救助中的主导作用以及安全生产治理领域的综合协调职能,为推进全区安全生产治理体系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进一步完善横向统一领导、协同联动的安全生产治理机制。逐步理顺应急管理部门与政府其他部门之间的职权关系,确立应急管理部门统一指挥、综合协调的职能,发挥好其在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善后恢复的应急管理全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在应急管理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间科学配置包含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在内的安全生产治理权力,开展具有行业和部门特点的安全生产风险防范与管控,以此保证在面临具体安全生产事故时各部门间的协调有序和职责落实。

  进一步健全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生产治理体系。以共建共治共享为根本原则,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引导,将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纳入安全生产治理体系中,建立起各层级“一主多元”的安全生产协同治理体制。在充分发挥社会、市场主体、公众共建共治作用的同时,也要赋予其参与安全生产治理决策、监督的权利,真正建立起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全过程、高效能安全生产治理体系。

       以全链条全过程治理模式的高效运行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按照“一件事”全链条管控,坚决打好安全生产主动仗、总体仗、攻坚仗、作风仗。全区各地各部门应围绕“一件事”全链条管控明确、分解、落实安全生产相关责任,从事前坚持预防为主、防范化解各类安全生产风险隐患,事中坚持统筹协调、科学有序指挥应对处置,事后坚持反思改进的全过程视角,推进全区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强化安全生产风险防范化解机制。针对当前全区各地各部门普遍存在的安全生产风险评估运用范围有限、预案准备不够深化细化等现实问题,积极构建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坚持“四防”常态化督查,全方位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和情景构建工作,提前做好最坏情景的应对准备,更多引入逼真演练和无脚本桌面推演,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更大力度、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生产科普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公众安全与应急意识,培育“人人重视、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安全生产文化,从而更为有力地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坚定不移实现各类安全生产隐患的动态清零。

  健全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在建设“数字宁夏”的背景下,现阶段应以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风险评估和风险管控等常规技术手段为基础,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治理智慧化建设力度。依托全区各行业部门现有的监测系统和平台,加快建设集安全生产风险预警、响应、指挥于一体的全域综合性监测预警网络平台,加快构建集安全生产风险的分层级管控、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治理、高危作业情况的实时监控、对人员危险行为的及时预警为一体的信息共享系统。在此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治理手段,对获取的重点信息、敏感信息进行自动筛查和智能辅助研判,健全安全生产风险识别、评估、处置、反馈和更新的动态循环预警机制,密切监测安全生产风险的变化并予以评估,及时调整安全生产的风险等级,有效判断风险隐患管控的介入点、工具、方法、路径和方案。同时,建立健全并优化配置应急避难疏散系统、应急医疗救治系统等,有效增强安全生产治理体系的韧性。

  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健全应急指挥系统,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在应急处置中的统一指挥、综合协调职能,并结合“智慧应急”信息化工程的开展,加快构建市县镇村四级应急指挥联动体系,加强各层级应急处置的能力和队伍建设,确保对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应对处置的快速反应、高效有序。同时要完善政府与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公众等各类主体的协同机制,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行动协同,整合多方资源和力量投入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理顺安全生产事故善后恢复机制。构建涵盖善后恢复、补偿、重建等环节的制度化、公开化善后处置机制,注重对已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分析及应急处置的效果评估、经验总结和意见反馈,以此回应社会关切并持续强化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以公共安全之“稳”,支撑经济发展之“进”。

 
 
最新文章
 
>>   【专家视野】推进我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   【理论前沿】持之以恒学好党史用好党史
>>   【专家视野】把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学习好运用好...
>>   【专家视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建设...
>>   【建言献策】努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优实践地和新时代文化强区...
>>   【专家视野】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系上“安全带”...
>>   【专家视野】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
>>   【建言献策】全方位优化乡村养老服务精准供给
>>   【专家视野】以数字化革命助力宁夏新质生产力发展...
>>   【专家视野】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9 -2018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西路155号  邮编:750021  电话:0951-6660109  传真:0951-2082542  ICP号:宁ICP备05001228号-2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