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品茶轻量版_全国风楼阁约茶,全国空降网页版,同城附近200元学生

 
首 页 | 校(院)新闻 | | | | | 基层校(院)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构筑科学高效的公共卫生风险治理体系
 
 
时间:2020-03-05    来源:2月18日《宁夏日报》11版 思想周刊.实践    作者:刘雅静    编辑:张晓    审核:    访问数:人次
 

  核心提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提醒和告诫我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而复杂,必须高度重视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以积极推动治理理念、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的升级为着力点,构筑起科学高效的公共卫生风险治理体系,促进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绩效显著提升。

  积极推动治理理念升级,真正确立主动、预防型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理念

  面对日益频发的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首先,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亟待确立主动治理理念。长期以来,我国对公共卫生风险治理通常采取的是“冲击—回应”模式,但面对类似新冠肺炎这样内嵌着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公共卫生风险问题,被动的冲击回应型治理思路不仅难以从根本上有效消弭各种不确定后果,而且目前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与发展已经证明被动型治理策略会导致过大的显性和隐性社会成本。

  因此,各级政府既要在理念上深刻认识主动治理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促使领导干部具备及时发现公共卫生风险的敏锐性、主动正视风险的清醒性和有效应对处置风险的自觉性;也要从预防治理理念出发,及早布局,做实做细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对公共卫生风险引发的最严重后果、最坏可能性和当前所能承受的风险损失限度等进行准确、客观、冷静的分析判断,并据此进一步完善涵盖“全过程、全链条、全要素”的公共卫生风险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采取前瞻性防控措施,及时切断“公共卫生风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性重大灾难”的发展链条,有效避免公共卫生风险的扩大和连锁反应,促进公共卫生安全由“治疗式管理”向“预防式治理”转变。

  积极推动治理结构升级,合力打造公共卫生风险治理的“共同体”治理结构

  由于公共卫生风险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完全超越了传统风险治理模式的边界,单一政府管理模式难以有效应对。同时,伴随着风险危机的加剧,这种模式中隐藏的制度风险容易导致政府应急管理“失灵”,使社会公众对政府产生信任?;R虼?,政府必须摆脱传统的单核治理思路,真正把多元化的利益相关主体吸纳到公共卫生风险治理体系中来,共同打造去中心、柔性化的公共卫生风险“共同体”治理结构。

  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更加突出各级政府在公共卫生风险治理中的主导责任,更好发挥政府在制度设计、信息汇集、资源调配等方面的独特优势,落实特定机构或职能部门统筹防范化解公共卫生风险的综合性工作,在省、市、县(区)、乡镇、社区、村组层面分别建立健全公共卫生风险研判联动机制,搭建起条块契合、点线面结合的系统性、整体性公共卫生风险治理架构。其次,要为鼓励支持市场、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卫生风险防控提供更为有力的机制保障,使各类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社会公众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在公共卫生领域风险的识别、研判、评估和处置等各个环节,都能够享有充分的知情权、话语权和参与权,进而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市场、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卫生风险治理新格局。

  积极推动治理机制升级,逐步健全科学高效的公共卫生风险治理机制

  针对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必须正视我国现有公共卫生风险治理机制的相对滞后性,并对其中的障碍性因素进行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从风险识别、预防预控、应急处置等关键环节入手,真正构建起科学高效的公共卫生风险治理机制。

  为此,首先要建立健全更为精准的公共卫生风险识别机制。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公共卫生风险信息大数据和“云预警”平台,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的无缝对接与协同配合,根据疾病发展的季节特点、地区特点等,加强对病毒溯源和可能引发疾病的实时监测,有效抓取、挖掘各种显性的和潜在的公共卫生风险信息,有效识别公共卫生风险增加的节点与风险转变的拐点,防止公共卫生风险的扩散和蔓延。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风险预防预控机制。各级政府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担当意识,主动将防控公共卫生风险的关口前移,尽力做到对突发传染病的“早发现、早防控、早治疗”。同时,对于跨区域的公共卫生风险,则要注重依托信息通讯技术,强化风险数据分析,不断提高针对风险的实时监测和及时预警能力,持续提升公共卫生风险防控工作的精细化水平。第三,要进一步健全公共卫生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对于已经发生的公共卫生危机事件,要依法依规科学决策、快速行动,运用有效的应对办法,对准风险要害,采取果断措施,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负面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第四,要进一步完善政府与公众良性风险沟通机制,通过充分的信息交流,快速、有效、精准地回应社会关切,减少各种非理性行为的发生,促进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尽可能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公众生命安全和经济社会运行的不利冲击与负面影响。

  【作者系中共宁夏区委党校(宁夏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教授】

  

 
 
最新文章
 
>>   【专家视野】推进我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   【理论前沿】持之以恒学好党史用好党史
>>   【专家视野】把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学习好运用好...
>>   【专家视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建设...
>>   【建言献策】努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优实践地和新时代文化强区...
>>   【专家视野】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系上“安全带”...
>>   【专家视野】深刻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鲜明特征...
>>   【建言献策】全方位优化乡村养老服务精准供给
>>   【专家视野】以数字化革命助力宁夏新质生产力发展...
>>   【专家视野】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党校(宁夏行政学院)  版权所有  主管单位: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2009 -2018 Incorporated.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西夏区怀远西路155号  邮编:750021  电话:0951-6660109  传真:0951-2082542  ICP号:宁ICP备05001228号-2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2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