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施“文化+”“旅游+”战略,加快构建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打造我区文旅融合发展“升级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我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ず透咧柿糠⒄瓜刃星氐惴⒄沟牟抵?。“十三五”期间,我区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以融合发展为主线,以提供优质文旅产品为着力点,将更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特色文旅产品。“十四五”期间,如何通过进一步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开创我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进而将我区建设成为西部国际旅游目的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着力推进理念融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旅游组织测算,全球近40%的旅游业是由文化驱动的。2019年我国国庆黄金周国内旅游人次约8亿,其中66.4%的游客参观过人文旅游景点。推动文旅深度融合,首先要树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融合发展理念。只有理念融合,才能促进文化和旅游相互支撑、优势互补、协同共进,形成新的发展优势、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开创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旅游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持续涌现的新局面,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文化旅游体验感受。二是要加强顶层设计,规划好我区未来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向与目标。以国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为契机,加强针对性、前瞻性调查研究,及时从中央精神特别是政策变化中找方向、找思路,从文旅融合的角度找着力点、突破口,推动我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三是提升我区旅游的文化内涵。依托我区文化文物资源培育旅游产品、设计旅游路线、提升旅游品位,让游客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打造独具魅力的“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文化旅游体验。深入挖掘我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将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文化故事融入景区景点,把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纳入旅游的线路设计、展陈展示、讲解体验,让旅游成为游客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四是要整合现有工作抓手。加快对我区文化和旅游领域中相互冲突的政策、法规、规划、标准的清理与修订工作,确保相互促进、兼容;积极推进文化旅游领域现有的资源、平台、工程、项目、活动等的融合对接,不断巩固优势叠加、双生共赢的良好局面。
■实施“文化+”“旅游+”战略
■推进文化旅游市场与相关市场融合发展
我国旅游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从早期的观光游进入以文化旅游体验为核心的时代。因此,推动我区文旅融合发展,首先要以我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寻找文化和旅游产业链条中各环节的对接点,推动文化、旅游及相关市场之间的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新业态,形成新增长点,为我区文化旅游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文旅产品和服务。二是要大力推动各类文物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的互补互通,加快推动我区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门类非物质遗产项目进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提升游客在宁夏旅游期间的参与度与体验感。同时,加大区内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以文化创意为依托,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推出一批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旅游商品。三是通过旅游促进文化传播。充分发挥好旅游覆盖面广、市场化程度高等优势,用好区内旅游景区、导游人员、中外游客等媒介,传播弘扬中华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旅游成为宣传我区“民族团结一家亲”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的重要窗口。同时,积极探索推进文旅融合IP工程,讲好宁夏故事,打造我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旅融合品牌。四是以国家黄河、长城、长征三大文化公园建设为契机,统筹好我区相关文旅资源,配合建设好一批文化主题鲜明、文化要素完善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充分挖掘、发挥好宁夏引黄古灌区被评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文旅价值,发展好宁夏观光、游憩、休闲度假等水利旅游,发挥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地理优势,利用市场作用,精心打造玉泉营葡萄酒小镇与镇北堡“文旅小镇”。
■加快构建现代文化旅游产业体系
■打造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升级版”
文化旅游产业,既联系第一产业,也关系第二产业、还沟通第三产业,是典型的“第六产业”,可以与健康养生、休闲娱乐、文艺创造、工艺品发展等很好地衔接起来,丰富旅游新供给、培育消费新热点。首先要实施“旅游+”战略,强化创新驱动,打造更多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促进演艺、娱乐、动漫、创意设计、网络文化、工艺美术等行业创新发展。二是顺应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年来旅游业的形态也逐渐从传统景点旅游模式转向全域旅游模式,其中自助游、自驾游、非景点旅游游客已经占到了游客总数的80%。我区要以此为契机,更好地引导文化和旅游场所增加参与式、体验式消费项目,鼓励发展与自驾游、休闲度假相适应的租赁式公寓、汽车租赁等服务。三是规范各类旅游民宿市场,推动星级旅游民宿品牌化发展。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培育一批美丽休闲乡村,推出一批休闲农业示范县和乡村旅游重点村。支持红色旅游创新、融合发展。鼓励在城市更新中发展文化旅游休闲街区,盘活文化遗产资源。四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区内文化和旅游领域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融合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鼓励区内外文化机构和旅游企业对接合作,支持文化和旅游跨业企业做优做强,推动形成一批以文化和旅游为主业、以融合发展为特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企业、骨干企业。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形成有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