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海原县关桥乡王湾村,万物并秀,到处充满生机与活力。5月6日至15日,校(院)第61期中青干部培训一班全体学员在王湾村扎实开展了为期10天的“同吃、同住、同劳动”实践锻炼。

“身入”基层沉浸式实践 用心感受群众生活
五月,正值农活繁忙期,学员们入户后,主动摘菜洗菜、下厨做饭、打扫卫生,一同走进田间地头,除草、翻地、栽苗、为果树疏果、为牛羊添草。十天来,学员们与当地百姓合力修剪香瓜枝蔓6000余株、播撒羊肚菌营养袋8000余包、搬运小番茄种苗20万株。通过大家的共同劳动,既磨砺了身心,又增进了相互之间的真挚感情。学员们还创新开展义务支教活动,自发开设“七点半小课堂”,在劳作之余和孩子们一起朗诵古诗、练习口算,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献爱心、送温暖。

“心到”基层扑下身调研 用情助力乡村振兴
学员们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到”基层,通过面对面谈心、入户走访、列席板凳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倾听群众心声,收集意见建议,及时掌握群众所思、所想、所愿、所盼,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联合海原县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为海原县发展建言献策。“三同”期间,学员们结合入户调研情况,围绕农房建设管理体制机制、基层法治工作、农村留守妇女生活现状、人居环境改善、肉牛产业发展等内容撰写调研报告12篇,蹲点日记15篇,将调查研究真正运用到推动农村发展的实处,共同描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情系”基层树新风表率 充分发挥模范作用
学员们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模范引领作用,采取“班委家访+片区监督+组内报到”三级联动的监督服务模式,确保在“三同”期间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精准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真实了解民情民意。学员们节俭朴素、谦逊低调、遵规守纪,在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亲密接触”中,进一步提升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学员们纷纷表示,一次“三同”行,一生“三同”情,十天的时间虽短,但与关桥乡群众的深厚情谊将是永远的滋养、一生的财富。此次“三同”实践锻炼让大家“同”出了工作新思路、“同”出了干部好作风、“同”出了为民真情怀,加强了党性淬炼、政治历练和实践锻炼,深化了对国情、区情、民情的认识,诠释了中青年干部应有的奉献和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