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为锻造一支朝气蓬勃的高素质中青年干部队伍,从5月4日起,校(院)第59期中青班全体学员深入吴忠市红寺堡区柳泉乡柳泉村,开展为期9天的“三同”实践锻炼。
走村入户访民情
在动员会上,常务副校(院)长郝彤叮嘱全体学员要沉下心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想对策找办法解难题。带着校(院)领导的殷殷嘱托,带着创建“模范班”的优良作风,全体学员从到柳泉村的第一天起就展现出良好的班风。每位学员主动适应农村生活,迅速转换身份角色,走村入户,与乡亲们拉家常、话农事,积极了解农户家庭和农村生产生活情况,帮农户洒扫尘除、做饭填炕、锄地喂牛、种菜堆肥,学员们迅速与群众打成一片。透过家长里短的交流方式,学员们逐步掌握了柳泉村、柳泉乡的基本情况,搞清了当地百姓的急难愁盼。
积极开展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这次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全体学员谨遵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的谆谆教诲,在从事农业生产,融入农村生活的同时,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掌握红寺堡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三同”期间,全体学员参观了移民博物馆,了解红寺堡移民史、奋斗史;观摩红寺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均衡发展成果,深切感受红寺堡区基础教育设施设备、教育理念和教学质量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入红寺堡葡萄酒、设施蔬菜、枸杞深加工、肉牛养殖、鸡苗孵育等产业园区,亲身感受产业带动的移民脱贫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巨大变化。在红寺堡短短一周时间,学员们从党建、基层治理以及产业、就业、社会融入各方面充分了解红寺堡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挖掘问题、认真准备,先后与红寺堡区领导、乡村领导和村民代表召开座谈会,学员结合调研发现的问题,从各自领域和专业特长出发,帮助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锤炼提升党性修养
此次“三同”实践锻炼是全体学员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锤炼提升党性修养的好机会。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五月的罗山脚下风景如画,细雨连绵犹如塞上江南。但连日的阴雨让柳泉村又湿又冷,温度很低。学员们积极克服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吃苦耐劳,互帮互助,扛起铁锨修整村道两侧绿化带,成为柳泉村村道上一抹迷彩绿。各小组化整为零,灵活开展分组学习活动,将广阔天地作为学堂,以广大群众为师,把课桌搬到了田地间、牛棚里、农户家的热炕头。在移民博物馆接受精神洗礼,体悟24年来红寺堡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思想境界,“筚路蓝缕奠基业”的执着追求,“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卓绝精神;认真修改决策咨询报告,撰写每次座谈会发言,总结经验,认真交流,在“三同”中长见识,长真知,有效抵制了高高在上的官僚作风,锤炼提高了自身政治修养和群众工作能力。 |